日军已经开始进入进入埋伏圈了。
这是一条两山之间的公路,山并不高也只是一百多米罢了。
好在山体狭长,从两山入口到出口处足足有七八百米。
日军一个大队一千多人是成两列纵队前进的,所以这里的地势恰恰可以容得下这些日军。
从山好了,这发令枪还是由任平来打,他有他自己的事,他还要用掷弹筒呢。
“打!”任平高喊道,然后便扣响了手中的盒子炮。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这山谷之中枪声便如同急风暴雨般响起!
直属团的火力自不用提,一个特务连捷克式轻机枪就有十挺,而他们一个营的轻机枪数量则达到了三十二挺,还架起来了两挺马可沁重机枪。
而川军团又得到了直属团全力支援,虽然说时下jūn_duì对日军的歪把子机枪评价不高,据老兵估计日军歪把子机枪的火力也只及得上捷克式轻机枪的三分之一罢了。
但,威力再小那也是和捷克式相比,那毕竟也是轻机枪。
直属团一下子就给了川军团四十多挺歪把子。
在机枪这一项上,他们对日军的打击就已是疾风暴雨似的。
而直属团在打埋伏时候特别注重第一枪,即开第一枪的时候那从来都是秉承“一盯一”传统的。
所谓的一盯一,就是根据日军前进的先后顺序,埋伏之人也同样是按照这个顺序对日军进行射击。
这样的好处于,一,尽量避免出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同时射击一个目标情况的出现。二,敌人站着的时候那弹着面才是最大的,如果等敌卧倒了找到临是时隐蔽物了,你再想消灭他那可不是一发两发子弹的问题了。
人反应再快,中枪之后的扑倒与听到枪声卧倒还是有一个细微的时间差的。
正是通过这个时间差的观察,就在第一轮射击中,经过直属团下面的那批日军已是被击中了绝大部份。
日本关东军也都是老兵,在骤遇打击之下,活下来的官兵赶紧卧倒,满山路连爬带滚寻找可以当做掩体的地方。
但奈何他们现在是被夹在了两山之间,中国jūn_duì是交叉火力,你找到一块大石头,能躲开这面的射击后背却又亮给了另一面,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你依托掩护的地方,一时之间日军是被动至及。
“掷弹筒,打掉那些机枪!机枪掩护,那里,往那里冲!”侥幸逃脱过第一轮打击的日军大队长中野平村已经来不及懊悔了,他看到了一面山坡上有树林忙高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