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悉熟悉。至于你长姐、阿娘早就认识,便没有打扰她们。再说,我也知晓你们舟车劳顿。”老夫人训诫完毕,就将话题转向了她。
江承紫之前正在思考旱灾的问题,盘算自家囤积的粮食可支撑多久,若有流民,该如何应对。这边厢老夫人陡然就将话题转向她。
她毫无防备,被吓了一跳,却也是立马站起身对着众人盈盈一拜。
三夫人向来喜欢说得体话圆场,今日上午的事让她记忆太深刻,以至于对六房的人都提放着,即便这会儿只有江承紫一人在场,她还是防备着,整场都不轻易插话。
倒是那九夫人不懂深浅,平素除了三夫人,就数她最爱说话,最会蹦。这会儿,他立刻就接话说:“刚才老夫人还没来,这孩子聪明伶俐,十分懂礼数,刚来就已经向我们请安了。”
“阿芝有礼。”她起身盈盈一拜。
老夫人便走上前,亲昵地拉着她的手,为江承紫介绍在场之人。在场有三十二个人,江承紫在jūn_duì本身就有独特的记忆法,加上本身聪颖,过目不忘。
老夫人这一圈祖母慈爱孙女孝顺的戏码下来,江承紫已经将在场的三十二个人认了个清楚。
老夫人介绍完毕,就拉了江承紫在她身边坐下,说:“我们弘农杨氏,千年望族,几经沉浮,依然屹立。凭的不仅仅是杨氏族人恪守祖训,努力创新。更是杨氏族人的团结。我们今日算是女眷在场,我就把话说在这里。这杨氏在,子孙在,杨氏兴,子孙旺。你们呀,不要以为自己是女人,就巴掌大的天,小肚鸡肠,目光短浅。”
众人不作声,老夫人继续说:“这女人管理好家宅,团结好亲族,管教好孩子,将一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男人在外,才能安心拼搏。”
“是。”各房夫人都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夫人又是一声叹息,道:“你们定要记得:杨氏一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们谨记。”众人又是异口同声。
老夫人看了众人一眼,不再说话,只拍了拍手,让丫鬟们捧出茶具泡茶,并且将厨房新出炉的茶点一一摆上桌子。
江承紫瞧见这些丫鬟的泡茶技艺皆是模仿杨氏宴席上的泡茶方式,而茶叶则是六房之前送回祖宅的贺礼。至于那些茶点,不过是杨氏普通的点心。
不过,即便是这种在杨氏六房每天普通的寻常规格,对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杨氏来说,已是稀罕物。于是,各房也是尽量克制,吃茶吃得颇为矜持,却掩饰不住享受与得意。
喝茶之际,二房让自己的孙女儿谈了古筝助兴,紧接着七房不甘示弱,让儿媳妇弹琴。一时之间,这茶会倒是颇为高雅。
老夫人端坐主位,只管喝茶,瞧着众人,一言不发。江承紫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瞧着众人,琢磨身边这老狐狸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行动。
约莫坐了半小时,茶喝淡了,老夫人命人给各房再泡一壶。趁着烧水的间隙,老夫人就说:“众人可知,这大半年,天下最时兴的是啥?”
还是九夫人率先站起身,说:“这大半年最时兴的,一是点翠的首饰,二就是喝茶。”
“如今贵族中最流行的便是喝茶和点翠首饰。二这两种皆出自咱们杨氏六房。这喝茶是九丫头和清让琢磨的,而这点翠首饰,则是阿宁和秀红琢磨的。你们瞧瞧,你们的眼光,平时看的是哪里?”老夫人介绍这点翠首饰和喝茶时,又立马开始对众人进行训诫。
众人默不作声,领受着老夫人的训诫。
老夫人继续说:“你们把眼光看远一些,一家人团结和睦,杨氏才会兴旺。我啊,老了,怕也荫蔽不了你们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