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以不自在。
可是当一个人彻底放开,气场全开之后,这种不自在带来的尴尬反而消失了。那种狂热与投入让人不能以常理看待而不用常理看待之后,也就没什么不合时宜了。
现在的斐洛就是这样,他在露台上走来走去,或慷慨激昂或柔情似水,念着属于罗密欧的台词。就好像某个狂热的戏剧迷在朗读崇拜作家的作品,每每大声读一段之后还要略作停顿进行思考。
“我还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斐洛大声地念出这一个句子,接下来是朱丽叶的台词,按照他之前的做法,都是要略过的。
但是合上书本的莉莉忽然开口了。
“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斐洛这个文艺青年相比莉莉这个文艺女青年还不够格呢,毕竟他只不过文艺了这一辈子,而莉莉已经足足文艺了好几次的人生。对于这样经典的话剧剧本,文艺青年怎么可以不背下来呢!
莉莉不用剧本就能流利地对上台词,她在这段台词里投入感情冲破世俗的决心差了一些,而对命运的无可奈何更多了一些。
这种处理不能说好或者差,本来就是每个人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进行诠释的。但是听在别人眼里,这分明的鸟儿脱落了一片羽毛,坠落的时候轻忽地仿佛是一声难以察觉的叹息。
斐洛忽然觉得住在心口的小鸟高声鸣泣了一声。
他自己都觉得此时的自己不可理喻,在露台上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什么的,就算他是一个喜好文学的青年,也不应该用这种表现方式啊!
但是又没有什么惊异的,就好像是学园里向女孩子表白的少年。他们会唱歌,会念情诗,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现在的他,一样一样的。
做出这样的是出自于本能,而得到回应就是意外了。隔壁露台的那位小姐是他的心上人,他自然而然道:“‘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叫我为‘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真实是‘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叫我为‘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斐洛帕科了。然后留在你身边,长长久久,成为你的罗密欧’。
......
读完了花园这一幕,莉莉忽然对斐洛轻轻笑了笑。只是这个笑容非常轻非常浅,几乎到了呵一口气就会将之吹散的程度以至于斐洛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我可以约你吗?”说完这句话斐洛忽然有些手忙脚乱,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才能继续说话。
“我是说我想请你吃饭。”
现实生活中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多纠纠缠缠,一方几乎把心意摊开来给另一方看的行为更是不可能得到一个‘没察觉’的结果世界上哪里真有那么迟钝的人!
现实是,斐洛心中暗暗叫糟!这一句话之后对方一定已经完全知道自己的心意了...这实在是太快了,他还完全没有准备好。
斐洛不知道,从一开始他就已经暴露的清清楚楚了,之后的种种掩藏都只是一场认真的独角戏。
莉莉脸上的笑容果然倏忽之间就消散了,他听她说话,就如同信徒对待自己的主一样虔诚。